读《江城》,获益良多。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,有一些我们司空见惯但又熟视无睹的东西,也有一些即使中国人也未必熟知的细节。让这些东西冲击一下头脑,刺激一下神经,就是我读这本书的目的,现在看来效果不错。
关于文字。本书读来总体行文还算流畅,但不知是外语还是翻译的原因,总有不少文字让人感觉过于直白——没什么技巧,就像中学生写的。
本书的装帧比较一般。当初亚马逊送了一本印着“京东网专供”的书过来,我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。文字排版没任何技巧,封面的质量也一般,我读完一遍,整本书就剩下七八成新了,确实比其他书差一些。
一些印象:
作者 Peter Hessler,一位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,为何要到中国涪陵这样一个偏僻的山区来支教,这应该是所有读者都想弄明白的一个问题。作者在书中说了三个原因:想教书;这样的经历有助于成为更好的作家;想学习中文。但我觉得这些理由似乎都不够有力,从作者至今共写了三本关于中国的书这个事实看来,我觉得作者说的第二个原因可以扩散一下:他对中国很有兴趣,很想写一些关于中国的文字。这不,他还取了个美籍华裔女作家当老婆呢。
徒步旅行 书中介绍作者“曾自助旅游欧洲三十国”,毕业后“跑完半个地球”。在涪陵支教期间,他利用假期做了好几次旅行,一个人,背上一个包,就可以独自在野外生存好多天,而且好像还轻松自如毫不费力。期间能与当地居民闲话家常、感受淳朴民风,也能尽览最自然原始、美不胜收的山村景色,这样的旅行和阅历,不正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吗?可惜,我想,在我有生之年应该都没什么机会去做这种徒步旅行、野外求生。有幸读一读这样的游记,看看《Into the Wild》这样的电影和《Planet Earth》、《Human Planet》这样的纪录片,在心中留一些憧憬,也算一种享受吧。
三峡 在我身边,几乎从未有人谈及三峡。仅有的一点模糊记忆,是高中时,一位老师曾在课堂上表达了一丝对三峡工程的顾虑。鲜有人谈论的原因显而易见,因为它离得太远,并且我们无能为力。书中关于三峡的描写,让我想起《三峡好人》。大学时第一次看这部片子,没看懂。后来了解了三峡的一些资料,再看了一遍,泪流满面。当时的一些感受:
“当你曾经居住的地方现在只剩下一片水草,当曾经的喧哗吵闹现在只剩下一片废墟,而你又无能为力的时候,仿佛一切都不重要了,原本的价值观、世界观不由分说地被否定,此时我们要如何去面对?韩三明找么妹也好,沈红找郭斌也好,一切都不是没有缘由的,生命缓缓流动,不可抗拒,你在某天发现了变化,并且已经无法挽救。”
新疆 我似乎不应该对新疆有什么关注,因为我对政治没兴趣,也认为切糕不过是傻逼网民的自娱自乐。但作者新疆之旅的所见所闻,却颠覆了我的一些价值观。此处略去152字。。。
历史和民主 民主是另一个我似乎不应该关注的话题。但读着作者轻描淡写的那些历史和民主相关的东西:太平天国,白鹤梁,鸦片战争,计划生育,文化大革命,涪陵师专版的《堂·吉诃德》,等等。我渐渐觉得,我们可以不用操心什么民主和政治,但从历史中学习教训,想想怎样可以做得更好,应该是一件挺有趣的、比较辩证的、能让人变聪明的事情。